梁耀辉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文旅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12号)已收悉。现将涉及体育相关建议答复如下:
首先,感谢您长期以来对宝鸡体育事业的关心关注和对宝鸡体育强市建设提出的诚恳建议。
一是关于强化大型体育场馆建设。近年来,全市全民建设设施建设补短板工程持续推进,持续完成了陇县全民健身活动中心、高新区渭河体育公园健身步道、金台区公共体育场、西府老街健身步道、凤翔区西区社会足球场等10余项全民健身设施补短板项目,计划2024年实现眉县文体中心体育馆、陈仓区车站体育公园、金台区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高新区全民健身中心实现主体封顶,力争麟游体育馆、游泳馆、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启动建设。截止2023年底,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已达2.6平方米,15分钟健身圈目标逐步实现。但是,受国际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和新冠肺炎疫情等影响,宝鸡财政对体育场馆建设的资金投入也受到了一定影响,按照“市级六个一、县级七个一、镇(街道)三个一”目标,各县区场馆建设还存在短板弱项。
二是关于强化国际国内赛事承办。近年来,我市每年举办赛事活动300余场,在成功举办第十四届全运会三个项目、全国第八届特奥会全部项目和陕西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的基础上,连续举办“百合杯”乒乓球赛、鳌山滑雪公开赛、九龙山生态半程马拉松赛、麟游夏季半程马拉松等赛事,积极承办了全国羽毛球俱乐部冠军赛、全国青少年羽毛球锦标赛、“决战太白之巅”羽毛球电视对抗赛等国家级赛事和陕西省三级足球联赛、篮球联赛等省级、市级赛事活动。“百合杯”乒乓球赛、鳌山滑雪公开赛被评为2022年中国体育旅游精品赛事,特别是2023年宝鸡马拉松,首次举办即“成功出圈”。截至目前,2024年中国羽毛球俱乐部甲级、乙级联赛,2024世界羽联巡回赛超级100赛,2024渭河健身长廊第九届自行车赛(宝鸡站),“我要上全运”2024年全国门球锦标赛暨第八届亚洲门球锦标赛选拔赛,2024年中国农民丰收节全国农村门球大联动等国家级、省级赛事已明确落户宝鸡。进一步丰富了宝鸡体育赛事供给。但是,因受体育场馆老旧、保障能力不足等客观原因限制,承办国家级、国际级赛事的场次较少。
三是关于强化专业人才队伍建设。为进一步提高体育产业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体育产业管理人才培训平台,每年组织市县两级体育产业管理人员的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高体育产业管理人员业务技能,及时将懂产业、会管理的人员调整到体育产业管理岗位,体育产业管理人才队伍正在持续提高。但是,受编制等原因限制,市体育局没有专门的体育产业管理部门,当前体育产业发展日常工作只能由办公室兼管。监管管理人员缺乏相关专业知识,已成为制约我市体育产业快速发展的瓶颈,而且由于宝鸡工资福利待遇低,生活压力大,对高素质的体育产业管理人才、特别是具备战略眼光的高水平专家缺少吸引力,很难引进相关人才。
四是关于强化文旅体产业政策支持。近年来,市体育局持续支持和鼓励体育产业健康发展,及时成立了市体育行业党委和市体育产业发展联合会、市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体育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积极为体育产业企业争取政策优惠和扶持资金。近4年来,宝鸡体育彩票销售共筹集体育彩票公益金1.149亿元,下拨县区体彩公益金达1060万元,为宝鸡体育高质量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积极为体育企业宣传有关惠企纾困政策,帮助企业申请贷款贴息资金、政策性贴息贷款。但是,体育产业发展,制造业是基础。从当前实际情况看,我市体育产业制造业企业普遍存在发展缓慢、规模偏小和生产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市场拓展能力不足、抵御风险能力不强、溢出效应不明显等实际问题,体育赛事活动对周边旅游、商业等行业的拉动效应还不够大,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的贡献值仍然较低。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将体育打造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标志性事业。体育事业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它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经济投入和政府资源。现阶段,全市体育领域正在根据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市“一四五十”发展战略,以文旅商体融合发展为抓手,全市体育领域场地建设、赛事活动等各项重点任务正在积极推进。下一步,我们将结合您提出的《关于促进文旅和体育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持续深入推进宝鸡体育强市建设和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
宝鸡市体育局
2024年5 月23 日
(联系人:王向利,电话:0917-35626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