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宝鸡市体育局网站!
本网站支持IPv6
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民互动 > 专题专栏

渭滨区备战市十一运会工作综述

来源:宝鸡市体育局 发布时间:2017-02-21 09:57

四年一届的宝鸡市运动会,将在这个春天拉开战幕,渭滨区体育系统正摩拳擦掌,他们将向十连冠发起强劲冲刺——自市运会创立以来,除第一届未设团体总分,渭滨区就从未让这项赛事的冠军旁落。日前,担任市十一运会渭滨区代表团团长的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王海刚向记者表示,对渭滨区而言,市十一运会既是竞技体育的“练兵场”,又是群众体育的“助推器”,也是全区经济社会发展成果的“展示台”,全体教练员、运动员正抓紧备战,力争在市十一运会中赛出优势、赛出水平、赛出风采。
    定准目标冠军并非唯一追求
    渭滨区备战市十一运会的号角早在去年就吹响了。 2016年10月26日,渭滨区召开备战市十一运会冬训动员会,要求各学校提早动手、积极行动,充分做好大赛前的准备工作。当年 12月13日,渭滨区又召开参加市十一运会教练员专项工作安排会,将每个项目分解到校、落实到人,做到职责清楚、任务明确。渭滨区
是市运会的九连冠,也是此前三届市运会年度赛的冠军,实力不凡,为何还如此精心地备战?
    渭滨区代表团副团长、区教体局副局长刘小莉说:“冠军只能反映过去,并不能代表未来。虽然我们曾取得过一定成绩,但如果因为心存侥幸而懈怠,必将导致在未来的比赛中马失前蹄。况且,我们追求的不只是冠军。”原来,本届市运会上,渭滨区还有更高的目标。
    市运会是全市性的综合运动会,在市运会之上,还有省运会、全运会乃至亚运会、奥运会。获得市运会冠军固然可喜,而从市运会脱颖而出,在更高级别运动会上争金夺银,对运动员和所在地区而言,更加值得骄傲和向往。这就是渭滨区的目标!从2010年至今,渭滨区已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优秀体育人才500余名,其中,张森、陈婧、穆川、王钦宇、耿莎莎等一大批运动员,先后在国内外大赛中取得令人瞩目的佳绩。本届市运会,渭滨区也期待有好苗子破土而出,从而向上级训练单位输送更多体育人才。
    因此,渭滨区高度重视本届市运会的筹备工作,成立了以区级领导为团长的代表团,参赛人数将达1300人以上,规格和人数均创历史之最。同时,在保证正常体育工作经费的前提下,又专门列支 200万元,确保各项准备、训练工作有序开展。
    补足短板缩小个别项目差距
    竞技场上,没有永远的冠军,只有不断前进的强者。上一届市运会年
度赛,渭滨区共获得田径、游泳、跳水、赛艇、皮划艇等十余个大项的冠军。其中,一些项目是渭滨区的传统优势项目,还有一些项目渭滨区与其他县区不分伯仲,冠军的归属取决于运动员的临场发挥。而在此之外,还有个别大项则是渭滨区的短板,如举重项目,凤翔县以绝对优势包揽男女第一名,渭滨区仅获得男子第三名、女子第二名,还有武术散打和武术套路两个项目,基本上是陈仓区、高新区和麟游县的天下,渭滨区甚至连队伍都组不起来。
    正如木桶效应带给人们的启示,弥补短板才能取得更高水平。市运会的赛场越来越激烈,各县区都在奋力追赶,作为领头羊,渭滨区需要在巩固优势的同时,尽量弥补劣势,在举重、武术散打、武术套路等项目上缩小与第一名的差距。否则,当其他县区在金牌大项上迎头赶上时,渭滨区的优势地位就将发生动摇甚至不复存在。此外,本届市运会增设了网球、羽毛球两个项目,这也将作为渭滨区的潜力项目加以备战。
    据刘小莉介绍,针对这些短板,渭滨区通过不同方式来补足。举重项目,一方面增设训练点位,扩大选材范围,目前已在金陵中学、相家庄中学、晁峪中学设立举重训练点,另一方面延伸训练基础,培养后备力量,除以上三所中学外,还将在石鼓小学和航天小学开展举重训练。武术散打
和武术套路两个项目,则交由社会机构进行训练和备战。本届市运会,渭滨区将参加青少年组所有20个大项的比赛。
    组好梯队构建后备人才体系
    除了市运会的九连冠,渭滨区在我市历届市运会年度赛、“奥运争光”选材运动会中一直稳居榜首。不仅如此,去年7月,渭滨区代表我市参加省中学生运动会女子足球、田径两个项目比赛,分获冠亚军;去年8月,渭滨区又参加省重点项目少儿运动会,在全省52个县区代表团中获得团体总分第二名,被组委会授予一等奖。
    每个荣誉的背后,都是经年累月的付出。姜城中学是渭滨区唯一的省级少儿体校,承担本届市运会摔跤、柔道、篮球三个项目的备战任务。据该校校长王辉介绍,为备战市十一运会,学校在原有9名体育教师的基础上,特别聘请了2名专职教练,周一至周五每天下午训练2小时,周六上午训练4小时,在刚刚过去的寒假,又进行了为期10天的集训。摔跤、柔道教练齐刚告诉记者,相比体育课的学习,备战市运会的训练更具单一性,也更加专业严格,要求学生要达到一定的能力和水平。篮球教练赵学峰表示,运动员经过日常训练和比赛,培养了良好的个人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比赛经验,但仍需要通过战术训练提高整体水平。
    刘小莉表示,市运会上,渭滨区不仅要跟对手比,更要跟自己比,巩固提升成绩,则依靠“体教结合”的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近年来,渭滨区立足区情实际,发挥教育资源优势,以区“三集中”少儿体校为龙头,以市属体育传统学校为骨干,以区属各体育传统学校、训练基地、训练点为基础,辐射、带动课余训练的开展。目前,渭滨区已建成 2个国家级体育传统学校、5个省级体育传统学校、7个市级体育传统学校、1所省级少儿体校、6个国家级青少年体育俱乐部、13所教育部命名的校园足球特色学校,有20所项目布局学校参与开展课余训练工作,组建了不同年龄段的体育后备人才梯队。

主办:宝鸡市体育局 

地址:宝鸡市渭滨区石坝河石鼓路1号体育馆四楼 电话:0917-3365833

陕ICP备12009282号 网站标识码:6103000013

陕公网安备 61030202000386